

无码影片 学生“每日一讲”演讲活动持续开展。十月主题为: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声音;浙江的“共富”实践与全国样板;锦绣山河披盛景,盛世华章庆国诞;凝聚共识,引领方向——中国主张为G20纾解全球困局提供关键方案;从“校园安全”到“全民反诈”:透视社会治理的浙江解法。以下是第五周优秀稿件展示:
从“校园安全”到“全民反诈”:透视社会治理的浙江解法
图/文 生科251班 吴映霓
2025年10月15日下午,吴映霓同学在A栋204教室进行了以《从‘校园安全’到‘全民反诈’:透视社会治理的浙江解法》为主题的演讲。
演讲中,她首先从同学们日常接触的校园安全问题切入,阐述了安全是学习和生活的根本保障,并指出校园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微观缩影。其次,她将视角延伸至社会层面,深入剖析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峻形势与复杂成因,强调反诈已成为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系统性工程。紧接着,她以浙江省的实践为例,重点解读了其创新的“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民主协商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治保障、科技支撑”的社会治理体系。然后,她详细介绍了浙江如何通过“基层治理四平台”和数字化手段,将反诈预警与干预精准落实到每一个网格,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。
吴映霓同学的演讲内容翔实、逻辑严密,语言生动。现场同学们全神贯注,听到精彩处纷纷记录,在介绍到浙江利用大数据成功阻断诈骗案件的实例时,会场内响起阵阵赞叹的掌声。互动环节,同学们踊跃提问,气氛热烈。
本次演讲具有多重重要意义。第一,在认知层面,它极大地提升了师生们的反诈防骗意识与能力,为构建平安校园筑牢了思想防线。第二,在视野层面,此次演讲引导大家从校园安全这一“小切口”去理解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“大课题”,拓宽了学术与实践的视野。第三,在价值层面,浙江的“解法”生动展现了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理念,激发了青年学生未来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锦绣山河披盛景,盛世华章庆国诞
图/文 生科253周禹昊
2025年10月9日,周禹昊在E栋211教室发表了题为《锦绣山河披盛景,盛世华章庆国诞》的演讲,带领听众穿越历史烟云,共览时代气象,激荡家国情怀。
演讲伊始,我带领大家回溯历史长河,指出无数先辈以热血与赤诚,为祖国山河的壮丽铺就了坚实基石。从霍去病“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”的赤子担当,到岳飞“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”的未竟壮志;从近代以来烽火硝烟中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,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黑暗中执着求索的仁人志士——他们用生命捍卫国土尊严,以信念铸就复兴之路。他们的精神如璀璨星辰,永远照亮祖国前行的漫漫征程。
随后,我聚焦当下,指出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昂扬之姿,铺展山河盛景,奏响时代强音。“嫦娥”探月,揭开宇宙的奥秘;“蛟龙”深潜,触摸海洋的脉动——科技之光照亮创新的天空。塞罕坝从荒漠蜕变为林海,长江经济带谱写生态与发展协奏的绿色诗篇——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共绘锦绣画卷。乡村振兴描绘田野丰收图景,都市商圈跃动经济蓬勃活力——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繁荣与希望。他强调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不仅是这盛世盛景的见证者,更应成为为其增光添彩的践行者。
我引用毛泽东同志的名句“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,并深情说道:当每一位青年立足岗位、勇担使命,祖国的山河盛景必将更加壮丽;当每一位青年心怀家国、锐意创新,盛世的华章必将奏响更加激昂的旋律。无论是在实验室中攻坚克难的青年科研人员,在田间地头助力振兴的基层干部,还是在文化舞台上传承创新的青年创作者……他们都在以实际行动,为“庆国诞”的盛世图景写下生动注脚。
演讲尾声,我以一句“锦绣山河映初心,盛世华章照征程”作结,并发出深情呼吁:愿每一位青年都与祖国同心同行,在新时代的沃土上奋力耕耘,共同守护这披满盛景的锦绣山河,携手续写那更加辉煌的盛世华章!
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声音
图/文 生科232班 袁诗涵
2025年10月10日,袁诗涵同学在无码影片 仓前校区慎园301教室进行了以《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声音》为主题的演讲。
首先,她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调整。在这一关键时期,中国始终以负责任大国姿态,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其中,中国以“共商共建共享”理念引领治理方向。面对气候变化、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,我们摒弃霸权思维与零和博弈,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。从推动《巴黎协定》落实到分享新冠疫苗研发成果,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,让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。
不仅如此,她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在经济领域已成为全球最大国际合作平台,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,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就业岗位,拉动近万亿美元经济增长;在减贫领域,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,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宝贵经验。
此外,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规则制定,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新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,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,打破传统治理体系的“西方中心主义”局限,让全球治理架构更具包容性。
最后,她总结道,大家应倡导各国超越意识形态分歧,聚焦共同利益,在数字治理、粮食安全、能源合作等新领域加强协同。相信只要各国携手同行,以中国智慧凝聚共识,以中国行动破解难题,就能共同书写全球治理的新篇章!
浙江 “共富” 实践:从地方探索到全国样板
图/文 生技241班 钟世杰
2025年10月7日,生技241班的钟世杰同学于慎1-108教室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“浙江 ‘共富’实践:从地方探索到全国样板”的演讲,他的话语铿锵有力,振奋人心。
首先,他讲到,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,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,以一系列创新实践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富路径,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样板。
接着,钟世杰同学强调,“共富工坊” 是浙江共富实践的亮眼名片。依托党建引领,工坊通过村社与企业结对共建,将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,实现 “送项目到村、送就业到户、送技能到人”。截至目前,全省累计建成各类 “共富工坊” 超 1.1 万家,吸纳近 50 万农民就业,其中低收入农户 4.9 万人,带动人均月增收 2600 元。从临海彩灯工坊年派 1200 余万元订单,到象山黄鱼工坊打造 “斑斓海岸” 品牌,工坊不仅让农民在家门口增收,更激活了乡村产业活力。
然后,山海协作工程则为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浙江方案。自 2003 年 “八八战略” 提出以来,浙江推动 50 个经济强县结对帮扶山区 26 县,通过共建 “产业飞地”“科创飞地”“消薄飞地”,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。20 年来,山区 26 县累计获得援助资金近千亿元,落地产业合作项目超 1.2 万个,2022 年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“清大线” 两侧的发展落差持续缩小。
再然后,在城乡融合发展上,浙江同样成果显著。通过推进未来社区、未来乡村建设,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,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缩小至 1.9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 38 年居各省区首位。同时,“亩均论英雄” 改革、数字经济 “一号工程” 等举措,为共富实践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,让 “共同富裕” 从理念变为群众可感可知的现实。
演讲的最后,如今,浙江的共富经验正持续向全国辐射。从 “共富工坊” 在中西部落地生根,到山海协作理念融入对口帮扶工作,浙江以实干探索为全国共同富裕建设注入动力,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促进区域协调、实现共同发展中的独特优势。
从“校园安全”到“全民反诈”:透视社会治理的浙江解法
图/生技241班 吴诗瑜 文/生技241班 施雨彤
2025年10月9日,生技241班同学在勤7-104教室开展了一场以“从‘校园安全’到‘全民反诈’:透视社会治理的浙江解法”为主题的演讲,从身边的安全治理实践出发,揭示浙江省在社会治理中的智慧与担当。
首先,她指出,校园安全是社会治理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动“平安校园”建设,从人防、物防、技防三方面构筑安全网络,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,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应急能力,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。
接着,她将视野延伸至“全民反诈”行动。浙江借助数字化优势,构建“党政主导、公安主抓、全民参与”的反诈新格局。通过精准预警、网格宣传、技术反制等手段,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,守护人民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
随后,她指出:从校园到社会,从预防到治理,浙江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化、智能化、人性化的社会治理模式。这种“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的路径,体现出社会治理不仅关注当下问题的解决,更注重长效机制的构建。
然后,她总结道:浙江的实践充分证明,良好的社会治理,既是安全底线的坚守,也是人民智慧的体现。它让每一个人成为安全的建设者、治理的参与者,共同织就一张坚实而温暖的社会安全网。
最后,她提出倡议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应从浙江解法中汲取力量,增强安全意识,提升法治素养,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治理,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青春力量。
Copyright 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无码影片
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
邮编:311121 电话:0571-28865333
浙ICP备11056902号
版权所有 © 无码影片
技术支持:亿校云